
《本草纲目》是一款融合传统中医药智慧与现代数字技术的专业软件,以明代医学巨著《本草纲目》为蓝本,构建了涵盖1200余种中草药的权威数据库。软件不仅完整呈现药材的性味归经、功效应用等核心信息,更整合了现代药理研究成果与临床实践数据,为用户提供智能化的中医药知识服务。通过3D药材展示、AI辅助诊疗、方剂配伍系统等创新功能,有效满足中医师临床参考、药师用药查询、学生系统学习等多场景需求。其跨平台同步、离线查阅、多语言支持等特性,让中医药知识获取突破时空限制,成为推动中医药传承与发展的数字化桥梁。
《本草纲目》软件是中医药文化数字化传承的里程碑式产品,由国家级中医药专家团队历时三年精心打造。软件以李时珍原著为框架,系统收录了包括珍稀药材在内的1200余种中草药图文资料,每种药材均标注道地产区、采收时节等关键信息,并附有显微结构图谱和分子成分分析。独创的智能辨证系统可结合用户输入的症状、舌象、脉象等参数,自动推荐《伤寒论》《温病条辨》等典籍中的经典方剂,同时提供配伍禁忌警示和剂量调整建议。为提升学习体验,软件还开发了沉浸式经络穴位导航、四诊模拟训练等交互模块,配套30位国医大师的200小时视频课程,构建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完整学习闭环。
1.权威数据库:严格遵循《中华本草》编撰标准,所有条目均经三甲医院专家双盲审核,历史版本可追溯至1950年代药材普查数据。
2.智能检索:创新融合语义分析和图像识别技术,支持"上火该吃什么""舌苔发黄怎么办"等自然语言查询,响应速度小于0.3秒。
3.3D药材展示:采用微距摄影重建技术,可分层查看药材横切面结构,特别标注道地药材的鉴别特征,放大倍率高达400倍。
4.临床辅助:内置基于20万份真实病例训练的AI模型,能自动生成辨证要点提示和用药方案对比,降低新手误诊风险。
5.离线模式:精选300种常用药材和200个基础方剂构成轻量版数据库,占用存储空间仅500MB,适合偏远地区使用。
6.多语言支持:专业翻译团队完成英文版《本草纲目》核心内容本地化,特别标注文化差异导致的用药习惯区别。

1.专业团队背书: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领衔的顾问委员会定期更新数据库,确保内容符合最新版《中国药典》标准。
2.跨平台同步:采用分布式存储架构,实现诊疗记录在iOS/Android/Windows端的实时同步,历史数据可回溯至5年前。
3.个性化学习:通过知识图谱分析用户行为,智能推送关联药材的对比学习卡片,自动生成薄弱环节测试题。
4.社区互动:建立医师分级认证体系,三甲医院专家可开通在线问诊室,基层医生能参与病例讨论获得学分。
5.数据安全:获得国家三级等保认证,采用区块链技术存证处方记录,病例数据加密存储且支持本地化部署。
6.持续更新:设有"当代李时珍"专栏,每月邀请省级名中医解读新发现的药材功效和改良方剂应用案例。
1.草药百科:除基础信息外,特别收录药材伪品鉴别要点、不同炮制方法的功效差异等实用内容,附有GAP种植基地实景视频。
2.方剂管理:提供君臣佐使可视化分析工具,可模拟调整配伍比例后的功效变化,支持导出符合医保规范的电子处方笺。
3.病例记录:结构化模板包含三十种常见证型的字段预设,支持添加舌象照片、脉象图谱等多媒体资料,生成PDF病程报告。
4.学习测试:题库涵盖《中药学》等7门核心课程考点,错题自动归集生成知识漏洞地图,模拟考试分数预测执业医师通过率。
5.药材市场:对接全国17个中药材专业市场实时行情,提供价格波动趋势分析和质量溯源查询,预警硫磺超标等安全隐患。
6.学术工具:包含从汉代至今的度量衡转换器、经方剂量折算表、药物相互作用检查表等科研必备工具集。
1.AR实景识别:集成中国植物志数据库,可识别5000种常见植物,对药用部位自动标记采摘季节和加工注意事项。
2.名家医案库:精选《名医类案》等古籍中的3000个典型病例,由专家团队添加按语分析,支持按证型、治法、方剂多维筛选。
3.节气养生:基于用户体质测评结果,推送个性化养生方案,如三伏贴敷定位导航、冬至进补药材采购清单等场景化服务。
4.制药模拟:分步演示六神丸、安宫牛黄丸等传统名方的古法制作工艺,配有火候控制、药材处理等实操要点视频解说。
5.古籍对照:实现《本草纲目》金陵本、钱蔚起本等8个历史版本的并行校勘,关键条目附有现代药理实验数据验证。
6.科研统计:内置SPSS接口模板,可分析特定地域的用药规律,生成药物聚类分析图谱,支持CNKI文献格式一键引用。
1.医学期刊评价:《中国中医药报》专题报道指出,该软件使基层医生开具经方的准确率从63%提升至89%,显著降低抗生素滥用现象。
2.用户调研显示:在300家医疗机构的使用统计中,平均缩短问诊时间15分钟,电子处方合格率提高至98.7%。
3.教育机构反馈: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荐教学软件,已纳入28所高校必修课程,学生药材辨识考核通过率提升41%。
4.技术测评:在2023年全球医疗AI大赛中,其药材识别系统在光线不足条件下的准确率仍保持92%,远超行业平均水平。
5.国际版测试:剑桥大学替代医学研究中心将其列为推荐工具,特别赞赏其对"气滞""血瘀"等概念的通俗化解读。
6.行业奖项:除国内奖项外,还获得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创新应用奖,成为首个获此殊荣的中医药软件产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