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央气象台是中国气象局官方推出的权威气象信息服务应用,致力于为用户提供精准、实时的天气数据和专业气象服务。作为国家级气象平台,它整合了全国气象监测网络资源,通过先进的数值预报模型和卫星遥感技术,为用户呈现未来15天的天气预报、逐小时天气变化趋势以及各类灾害预警信息。应用界面设计科学直观,不仅包含常规的温度、湿度、风速等基础数据,还提供空气质量指数、紫外线强度等生活气象指标,更有专业的卫星云图和雷达图像展示。无论是城市居民日常出行,还是农民安排农事活动,亦或是政府部门进行防灾减灾决策,中央气象台都能提供可靠的气象参考依据,真正实现了气象服务的社会化、智能化和精准化。
中央气象台是中国气象局倾力打造的国家级气象服务平台,代表着中国气象预报的最高水平。该应用汇聚了全国3万多个气象观测站的数据资源,采用超级计算机进行数值预报运算,确保预报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。除了常规的天气预报功能外,中央气象台还特别注重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警,建立了完善的预警信息发布机制,能够在第一时间向用户推送台风、暴雨、寒潮等极端天气预警。应用还创新性地开发了气象科普板块,通过生动形象的图文和视频,向公众普及气象知识。作为国家基础性公益服务的重要载体,中央气象台始终坚持"以人为本、无微不至"的服务理念,不断提升气象服务的精细化水平和智能化程度。

权威数据:依托中国气象局覆盖全国的专业气象监测网络,整合地面观测、高空探测、卫星遥感等多源数据,确保预报结果的科学性和权威性。2.全国覆盖:实现全国所有县级行政区的气象服务全覆盖,特别加强了偏远地区和边境地区的气象监测能力。3.实时更新:建立分钟级数据更新机制,重要天气信息实现秒级推送,确保用户获取最新气象动态。4.精细化预报:突破传统预报模式,实现未来15天逐3小时预报和未来24小时逐小时预报,预报精度达到1公里网格。5.灾害预警:构建多灾种早期预警系统,实现灾害性天气的智能识别和自动预警发布。6.专业图像:提供高分辨率的卫星云图、雷达拼图和数值预报产品图,支持专业用户进行天气分析。
天气预报:提供未来15天逐日预报和24小时逐小时预报,包含温度、湿度、降水概率、风向风速等20余项气象要素。2.空气质量:实时发布全国340个城市的空气质量指数(AQI),详细展示PM2.5、PM10、臭氧等6项污染物浓度。3.灾害预警:支持台风路径实时追踪、暴雨落区预报、雷电预警等多灾种预警服务,预警信息可定制推送。4.生活指数:研发了涵盖穿衣、洗车、运动、旅游等12类生活气象指数,为用户日常生活提供专业建议。5.卫星云图:提供风云四号等国产气象卫星的高清云图,支持动画播放和区域放大功能。6.雷达图:整合全国200多部天气雷达数据,生成实时雷达拼图,直观显示降水强度和移动方向。
权威性:作为国家级气象业务单位直接开发的应用,所有数据均来自官方业务系统,具有不可替代的权威性。2.全面性:服务内容涵盖基础天气预报、专业气象服务、灾害防御指导等全方位需求。3.实时性:采用5G通信技术,实现观测数据分钟级传输,预警信息秒级推送。4.精细化:突破传统预报模式,实现公里级网格预报和分钟级降水预报。5.专业性:不仅提供常规预报,还包含数值预报产品、天气形势分析等专业内容。6.便捷性:优化用户交互设计,重要天气信息一目了然,支持语音查询和智能推荐。
数据准确:经第三方评估,中央气象台的24小时温度预报准确率达92%,降水预报准确率超过85%。2.更新及时:重要天气信息实现分钟级更新,预警信息平均推送时效在30秒以内。3.功能全面:累计服务用户超过5亿人次,单日最高访问量突破1亿次。4.界面友好:采用扁平化设计风格,重要天气信息突出显示,操作流程简洁明了。5.专业性强:专业气象图像支持多图层叠加和动态演示,满足气象爱好者和专业人士需求。6.实用性强:用户调研显示,90%以上的用户认为应用对日常生活和防灾减灾有帮助。
权威数据:直接对接国家级气象业务系统,数据质量通过ISO9001认证。2.全国覆盖:服务范围涵盖全国所有县级行政区,特别加强了三区三州等贫困地区服务。3.实时更新:建立天地空一体化观测网络,实现数据采集、传输、处理的全程自动化。4.精细化预报:采用自主研发的GRAPES数值预报系统,分辨率达到全球10公里、区域1公里。5.灾害预警:构建了从监测预警到风险评估的全链条服务体系。6.专业图像:支持多光谱卫星云图、双偏振雷达等新型探测资料的可视化展示。